3522vip浦京集团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
EN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人物

人物

致敬劳模 | 从司炉工到全国劳模,他半辈子就图年轻人眼里的那束光!

来源:凯盛集团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2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、国家的栋梁,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、弘扬他们的精神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、保持本色,继续努力、再立新功。

在中国建材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、勇于创新、争创一流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。我们致敬每一位平凡而闪耀的劳动者和每一个并肩作战的团队,记录他们的匠心底色与卓越担当,让劳模精神的火炬,照亮更多奋斗者的征程!

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,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。中国建材集团共有6人荣获表彰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看看全国劳模、中建材佳星玻璃(黑龙江)郭清以的故事。

郭清以,中建材佳星玻璃(黑龙江)有限公司管网工段长、技师。他带领团队积极创新,攻克国内寒冷地区熔窑低温段烟气回收利用难题;在循环水系统、氨气使用等改造中节能降耗,多项技术革新成果成为公司增效的范例。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、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,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。

从司炉工到创新先锋 

在玻璃熔炉中淬炼初心

在佳木斯的中建材佳星玻璃(黑龙江)有限公司,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。忙碌的生产车间里,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,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劳模郭清以,大伙儿都亲切地喊他“老郭”。

从23岁进厂当司炉工到动力设备部管网工段长,从爱岗敬业的初心到一钻到底的匠心,从青年学徒到全国劳模,他在车间里整整扎根了29年,用双手把这片冰天雪地,焐热成了创新的热土,用青春与汗水,铸就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。 

“我对佳星玻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也正是这种感情让我在这里度过了29个春夏秋冬。”回忆起过去的时光,郭清以感慨万千。

赤子之心:

一锹一铲写青春

1996年,23岁的郭清以退伍来到佳木斯工农玻璃厂(佳星玻璃公司前身)成为了一名司炉工。刚进厂时,他就像块海绵,跟着老师傅学技术,脏活累活抢着干。

寒冬的深夜,零下30℃,管网突然发生故障,郭清以与同事们都裹着厚重棉衣去参加抢修,凭借着平时对管道的熟悉和了解,郭清以和技术人员迅速找到了漏点,领导说,没想到锅炉工还能修管道。

年复一年,郭清以用专注与坚守,将“认真、敬业” 融入工作的每个环节,让这份严谨细致、主动担当的工作作风,成为他身上最鲜明的职业标签,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。

细致入微:

对地下管线了如指掌

2010年,公司迁建成立项目建设组,郭清以成了项目建设中的一员。刚过完年,新厂址进行地勘,大地里白茫茫的雪半米多深,郭清以和同事拿着测量仪在雪地里来回穿梭定坐标点,东西长1千多米,用双脚丈量每寸土地,在寒风里一站就是一天,看不见了就举红旗,冷了就在搭的简易帐篷里休息一会,为抢进度几天几夜没回家。

靠着这股子拼劲,硬是把“不可能”变成了“超预期”。历时9个月,项目建设从地勘到生产线建成投产,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“佳星速度”。郭清以作为其中一员,工作成绩突出,获得了项目建设的一等奖。

如今,厂区里地下管网啥样,老郭闭着眼都能说出来,全是那些年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攒下的经验。

敬业奉献:

工具箱里的宝贝

作为“省劳模示范岗”带头人、连续11年被评为“先进生产者标兵”,老郭的工具箱里,藏着三件 “宝贝”:一双磨得不成样子的雨靴,记录着无数次紧急抢修的日子;一本泛黄的笔记本,写满了各种技改点子;那件蓝色工装,洗得发白却一直舍不得换。他带着工友搞的吹灰器管路改进,拿了两项专利,实实在在帮厂里省了钱。带徒弟时,老郭总说:“咱们干的活儿,创新都在生产线的每一个数据里,动脑筋、勤思考,准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”

创新突破:

小改小革迸发大力量

面对“节能降碳”的新目标,老郭带着工友们开始琢磨 “省钱又环保”的招儿。

2022年,对主线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,老郭想了个好办法,采用循环水回流防冻+小功率泵替代。就这么一调整,一年能省13万度电。将脱硫脱硝使用氨水改造成氨气,氮氧化物排放降下来了,一年又省下230万。空压机系统改造后,一年又省37万度电。这些改造看着不起眼,可攒在一起,就是一笔不小的节降成本账。

2024年,老郭带领管网工段立下军令状:要让每度电、每滴水、每吨汽都创造最大价值。

发电后的155℃低温段烟气能否再利用?再做出价值贡献?寒冷地区熔窑低温段烟气回收利用这个项目,在国内玻璃行业没有先例。“就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而且要吃得香!”冬季寒冷天气,他配合专家团队,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,对烟气温度、水流速度、水质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多次验算,带领团队日夜奋战,历经两个月的时间,在冬季供暖前将项目建设完成。

如今,在佳星玻璃的生产线上,烟气余热不再是排放的“废气”,而是被巧妙地“变废为宝”,一年就能省下3510吨煤,少排9500吨二氧化碳。

他带着团队将玻璃窑炉退火A区、B区、C区余热回收换热进行供暖改造,7.3万㎡的厂房全部采用新型供暖,替代传统蒸汽供暖,节约的蒸汽能多发电450万度。

这几年,老郭的技术革新,成为企业节能降耗、增效环保的一个又一个典型案例。

从年轻小伙到年过半百,郭清以把自己半辈子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。有人问他:这么拼,图啥?他看着车间里的自动化设备,笑着说,我的答案始终没变:“就图生产线设备运转稳稳当当,图年轻工友喊‘师傅’时眼里的光,图为客户造好每一片玻璃的庄重承诺。”

在时光的变幻中,“认真敬业”成为郭清以工作最厚重的底色。如今,在佳星玻璃智能化的生产线上,老郭的故事仍在继续,就像那炉里淬炼出的玻璃,闪耀着最炽热、最耀眼的光芒。

专注深耕怀满志,敬业奉献展赤诚。在披荆斩棘中开拓前进的无畏担当,在笃行实干中创造业绩的坚定信念,是郭清以践行新时代“劳模精神”的生动注脚。未来征途,郭清以将始终保持“守护”姿态,坚定担当,以澄澈纯粹之心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努力展现更大作为。

Baidu
sogou